智慧校园建设

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智慧校园建设立足自身实际、着力创新发展,通过理念创新、技术创新、模式创新,充分利用大数据、物联网、数字孪生、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,推进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事业深度融合、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深度融合,建设一个“无处不在、无地不联、无时不有、无所不知”的智慧校园。智慧校园建设成果可归纳为“八个一”、“八大板块”。“八个一”是指:一部规划、一套标准、一张网络、一个出口、一个平台、一块屏幕、一个中心、一套应用;“八大板块”是指:智慧园区、智慧教学、智慧安全、智慧管理、智慧预警、智慧IT、智慧图书馆和智慧社会。

一、智慧园区

智慧园区通过3D建模技术,将园区建筑进行分层建模,将摄像头、强电、弱电、消防、排水、暖通等管线设备绘制到3D图上,通过实时数据采集,实现了对校园内人、车、教学、生活、服务、资产等各方面数据运行情况的实时掌握,实现一屏知晓全校态势。

二、智慧教学

智慧教学借助智慧园区的3D建模场景,教室可视化管理、智慧考勤管理、师生信息及在校轨迹追踪、排课计划及上课实时数据监管、教学业务数据、教学设备设施利用可视化及大数据分析、教学设备异常、报修工单数据跟踪及数据分析,实现对校区智慧教室课堂情况直观性展示,将智慧教室每一堂课都进行录制保存,并进行人工智能分析,便于师生课后回顾课堂内容。实时掌握全校学生上课情况、教学设备运行情况、课程开设情况、学生出勤率、教学软件使用情况等。全面掌控学校教学运行状态,可对教学资源利用率等进行优化,提升教学投入产出比,提升教学质量。


三、智慧安全

智慧安全实现了对入校人流、车流的实时掌握,对学校重要位置监控、事件等信息的态势感知、提前预警、快速研判、智能响应、科学处置、安全保障,有效支撑了学校安全保障工作。通过视频监控、电子围栏、人脸识别、行人搜索等技术,实现对校园7X24小时智能守护。

四、智慧管理

智慧管理建成信息门户、服务门户、数据门户、资源门户、教学门户、学生门户六大门户,实现了对教育、教学、科研等全量数据的动态监测、采集、分析、挖掘和应用。以数据为驱动力,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水平,推动教育决策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、教育管理由单向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、教育服务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,以信息化支撑学科建设和教育治理现代化。

五、智慧IT

智慧IT通过对数据中心机房内各类设备信息、网络数据、运维、动环等多方面实时信息的监管及数据中心机房可视化展现,以及网络设备的运行数据,实现对全校网络、站群、信息系统、数据中心运行状况的统一监控,统一管理、统一运维。实时监测各网站和系统安全状况及攻击事件,有效提升了事件处置的实时性、有效性和针对性,确保智慧校园网络空间安全。

六、智慧图书馆

智慧图书馆采用3D虚拟仿真技术,将楼宇环境、设备等按照等比例三维模型重建出来。通过楼宇环境监测、重点区域视频监控、师生入馆数据监测及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,助力优化馆藏书籍门类和布局。通过对阅读区利用率、空气质量等开展常态监测和动态调整,为师生打造一个健康舒适、便捷安全、智能易用的科研、学习、生活环境。

七、智慧预警

智慧预警通过对人员、车辆、学生等异常情况实时展示分析,对学生异常不在校、上网、课业、贫困生等情况分析统计和预警提醒;对智慧IT、智慧安全、智慧教学、智慧楼宇等相关设备状态进行预警统计和预警分析。

八、智慧社会

中央民族大学在“双一流”高校建设过程中,始终坚持目标导向,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,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,服务民族文化传承创新。通过智慧社会平台,汇聚学校科研成果、数据资源等,开展成果转化与应用,不断提升服务经济发展能力。

中央民族大学智慧校园的建设落成,体现了“集约高效,协同融合,科学务实”的建设理念,展现了上下一条心、全校一盘棋的良好局面,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呈现,为中央民族大学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全方位保障。